广电总局:“双治理”开展以来套娃收费包总数压减达74.6%

广电总局:“双治理”开展以来套娃收费包总数压减达74.6%

说书人 2025-02-25 新闻报 5 次浏览 0个评论

2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召开了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总结部署推进会。会上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工作组代表、网络视听司司长冯胜勇介绍,自去年8月双治理工作启动以来,广电总局针对电视套娃收费高、主体多、不透明等问题,开展了全面治理工作,经过三个阶段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第一阶段,工作组聚焦“收费包多、收费主体多、收费不透明”三大问题,在完成7家试点治理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整改。一是超额完成收费包压减任务。全国34家有线电视、83家IPTV分平台、7家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的收费包总数从2766个压减到702个,三个业务体系均实现压减50%以上的目标,总体压减比例为74.6%,共覆盖5.56亿终端,每个终端都满足不多于6个收费包(1个影视类收费包、5个垂类收费包)的要求。

二是全面规范电视大屏的页面设置、收费流程和运营管理。对首页首屏和导航栏、状态栏进行了统一规范;免费内容大幅增加,并在导航栏和推荐位同时设置入口;收费栏目及内容显著标识,订购信息页、支付页和自动续订等收费行为清晰规范;应用统一在“应用中心”下载、安装,不预装、不推荐,支持一键卸载。电视大屏消费透明度明显提升。

第二阶段,工作重点从“治得住”转向“不反弹”。冯胜勇介绍,一是建立日常监测机制。总结第一阶段治理成果,建立电视信息管理系统,制定《有线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及互联网电视页面、收费、运营管理规范(试行)》(100号文),每两周定期对三个业务体系的页面、收费、运营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套娃”收费治得住、不反弹。2024年以来共开展25期监测,三个业务体系的合格率都稳定保持在95%以上。

二是推动优化强化互联网电视播控管理。聚焦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和电视机厂商在播控管理中权责混淆的问题,指导7家集成平台在通用管理、用户管理、计费和鉴权管理、内容管理、数据管理、应用管理、EPG管理等7方面开展39项整改工作,夯实了日常运营管理的基石,实现了集成播控能力的全面升级。

第三阶段,着眼解决深层次问题根源,扭转行业乱象,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完成播控权回归任务。组织7家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和19家终端厂商密切合作,实现了集成平台对1.8271亿可升级终端的播控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了“集成平台缺位、电视厂家越位”的问题,改变了多年以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业乱象,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设计互联网电视管理框架。梳理工作经验,汇集各方意见,先后召开13场座谈会,探索互联网电视的发展方向、合作模式和管理办法,用制度为互联网电视业务划定了“红线、底线、基线、高线”,搭建起互联网电视管理的“四梁八柱”。

冯胜勇指出,在治理过程中,我们还回应群众关切,规范有线电视、IPTV的回看业务,全面实现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频道7天免费回看;遏制违规互联网电视业务增量发展;积极对接国家民航局、国铁集团等单位,全国255家有大屏的机场贵宾室和183家具备开通条件的高铁站贵宾室全部接入合规电视信号源;加强“电视收看明白卡”正面宣传,打击以“电视家”为代表的非法互联网电视终端及软件,取得了显著效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小白菜,本文标题:《广电总局:“双治理”开展以来套娃收费包总数压减达74.6%》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